游客
题文

1840年以来,经济现代化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一个重大目标。
材料一  1864年,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⑴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外国利器”和“制器之器”的涵义。简述该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他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这就是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有我自己在可能范围内,得尺得寸,尽可能的心而已。”
⑵ 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我国经济现代化的特点。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他进而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⑶ 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的重要举措。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概述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

评述德川幕府时期锁国政策,你能从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材料一 :三、各藩不得隐藏犯法之人。
四、各藩大名小名及其所属役士卒等人,如有发现叛逆或杀人者,应即迅速逮捕法办之。
五、从今以后,本藩之后,不得与他藩人交往……
九、规定各大名参觐时之随从人数。参觐之时,各应按照身份行事。
----摘自1615年颁布的《武家法令》
材料二:规定各大名、小名须轮替居住于江户城中。参觐之期,定于每年之四月。……往来江户的悉应遵照法令规定,随从多寡,各按身份行事。---摘自1635年颁布《武家法令》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对各藩大名和小名作了哪些要求?
(2)材料二的规定对各藩大名和小名的要求是放松还是更严?为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你认为这一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有何意义?在此之前,中国历代政府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新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