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评价说:“人们通常说中国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于若干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促使“中国从此觉醒”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 B.中法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
C.中国人民解放军 | D.中国人民志愿军 |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
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副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其中的“国敌”主要是指()
A.日本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