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下半叶,西欧的工人享有普遍的繁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1850—191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实际工资几乎增加了1倍。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和完善
B.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矛盾得到解决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海外投资带来巨额利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3年,陈云提出著名的“鸟笼经济论。”即“市场经济是鸟,计划经济是笼子,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这一理论实际上是

A.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 B.主张市场和计划不应有主次之分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 B.是“冷战”在欧亚正式形成的标志
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

20世纪30年代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下列属于该流派思想主张的是

A.完全肯定国家干预下的市场改革
B.通过高福利来消除贫富差距
C.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D.反对经济全球化

列宁曾这样说过:“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列宁此话的意图是
①要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政策
③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叙述道:“1861年以后,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家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说明材料观点的史实是:

A.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