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
|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 |
|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
|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 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
| 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 D.动荡局势的加剧 |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
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征收粮食税 |
| C.实现国家工业化 | 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
在1933—1943年之间国会通过的重大立法,几乎都不是国会创始的;罗斯福及联邦政府积极干预甚至控制立法,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扮演着议长的角色”。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①加强了美国总统的权力②打破了三权分立的传统
③削弱了美国国会的独立性④使美国集权化趋势有所加强
| A.①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清朝著名诗人、外交大家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火车 | B.电车 | C.电报 | D.电话 |
《登华随笔》中记载我国某民族婚俗如下: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名。由年长者致辞,谓:“董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这表明()
①在西方文明影响下,中国婚俗发生质变
②中国婚俗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
③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已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④民间请求缔结婚姻有严格的礼节和礼仪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