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①曾国藩 ②李鸿章 ③陈启沅 ④张謇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黄帝传说 | B.商朝卜辞 | C.《三国演义》 | D.《资治通鉴》 |
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其宗旨为“排斥强权”、“改良社会”。以下对其创刊宗旨的实质理解最准确是
| A.反对北洋政府 | B.追求自由和民主 |
| C.反帝反封建 | D.抨击专制皇权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
|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进入民国时期,以“民”字当头的报纸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 B.为了发动民众力量推翻清政府 |
|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发展 |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