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他曾与1919年和1945年分别在法国巴黎、美国旧金山代表中国参加重大国际性会议。第一次会议拒签国际文件和第二次会议上签署国际文件都有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权益。他拒签和签署的两个国际文件分别是( )
| A.《凡尔赛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 B.《四国条约》《大西洋宪章》 |
| C.《凡尔赛和约》《联合国宪章》 | D.《国际联盟盟约》《九国公约》 |
19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
|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这种状况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东南沿海的商品经济日益萧条 |
| B.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布 |
|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
|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
| C.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 |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
|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
|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
|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