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广大同学更多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寒假,2013年1月,某学院团委发出了《关于开展2013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号召同学们积极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寒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寒假社会调查”、“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建和谐社会”和“深入进行感恩教育,开展与父母谈心活动”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更多的青年加入到社会实践的行列中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共同营造和谐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社会的发展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3)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认真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严厉打击“腐败”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2)我党严惩腐败高官,并提出“周一拍苍蝇,周五打老虎”,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10分)
材料一:2013年9月2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
材料二: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修订后的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将受到严厉处罚。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2)哪些国情决定我国必须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和严厉处罚违法排污行为?
(3)为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应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决定》指出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原则。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1)根据材料一,运用《法律的尊严》一课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
(2)根据材料二,运用《“三个代表”》一课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根据《小平,您好》一课的有关知识,阅读材料,对下列辨析题加以辨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4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7.5%(这是继2012年国家下调GDP增速为8%后的再次下调)。与此同时在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与2013年GDP实际增速相比,有22省份下调了GDP增长目标。GDP增长目调低的同时,国家正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为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辩题:GDP减速,意味着经济建设不再是国家的工作中心。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通过了关于王晓、陈斯喜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材料二: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
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聚焦两会》所学知识的哪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