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代邮刊》2012第9期刊登桑柳的《咱们中国人的十大矛盾》,其中第十条是“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其解释如下:
一夜暴富、户口歧视、贪污腐败、封建迷信、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冷漠围观等等,这些不良的价值观每每随着新闻事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都会口诛笔伐。不过轮到自己成为主人公时,自己还真不一定比新闻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得好。其实我们一直很纠结,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星空,不过当脚踏实地时却自惭形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有人曾向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秘诀,他每次都提到自已父亲的一句话。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痴迷音乐并有相当素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还是做个歌唱家?”其父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②巴尔扎克曾经不顾家人的反对,立志从事文学创作。然而,在初期创作失败后,为了维持在巴黎的生活,他决定投笔从商,去当出版家。但这个外行的出版家尽受人家的欺骗,很快就失败了。紧接着,他又当了一家印刷厂的老板。可不管他如何拼命挣扎,也还是失败。为此,他欠下了不少债,而且债务越滚越大,以至于警察局下通缉令要拘禁他,他只好隐姓埋名躲了起来。巴尔扎克终于醒悟过来,开始严肃认真地进行写作,成为惊人的高产作家。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面临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涉世之初或创业之始,此时的目标选择非常重要。请以“目标与成败”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布拉特岛的水域中,有一种王鱼。王鱼有一种本领,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在自已的身上,然后慢慢地吸收为自已身上的一种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便会比没有鳞的王鱼,最少大出四倍。可怜的是,当王鱼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使他重新回到原本那个较小的外形。被剥夺了鳞的王鱼,是非常痛苦难堪的,他无法再适应这个世界,游动得也很不自然,最后他去自残,往岩石上猛撞,然后挣扎数日,死去。
凡是看过王鱼惨死的人,都会觉得王鱼太惨,也都会认为,他们不该选择附属物作为自身的鳞片。那本来就不是自已的。作为人,一生中很多情景,确实很像王鱼。很多人尝到了丢官的凄惨,体会到了英雄不再的失落,接受到了人世间种种必然返回本色的事实。你是如何看待“王鱼现象”的?
请以“本色”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家牙膏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部对此三年的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总裁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加5万元,是否过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支票给了那位年轻经理。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毫米牙膏,每天牙膏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一个创见,既让这位年轻的经理获得了5万元报酬,又使公司度过困境,重振雄风。你对此有何感想?请以“创见”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被试者回答这是什么。当问到机关干部时,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用求救的目光看着上级。局长沉默良久,气呼呼地说:“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解答你们的问题呢?”而当问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并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子才回答的问题。当问到初中学生,一个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个调皮的学生大喊道:“英文字母的O!”却遭到了班主任的白眼。当最后问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异常活跃地举起了小手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烧饼”、“是李谷一唱歌时的嘴巴”、“是老师发脾气时的眼睛”┅┅事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给这个节目起了个名字——“人的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我们看到: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所受教育越多,人的想像力就越贫乏苍白,甚至于非要研究一下才能回答。难道是现代教育扼杀了他们的想像力?
像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你如何看待这则材料?请以“想像力的缺失”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寺院有两棵树,一棵是高大挺拔的梧桐,一棵是干朽瘦弱的女贞。它们之间有一根粗黑的单杠,女贞树那端和梧桐树这端用螺丝和铁箍固定在树干上。平时,这儿虽游人如织,但很少有人注意。直到写有生命树的一块牌子挂在梧桐上,它才成为寺院的一道风景。原来,60年代,这个寺院曾被接管过,所有的房舍都被改做了囚室,专门关押那些被打倒的人。据说,在这儿被关押的人很少有活着出去的,因为这个地方的改造力度比其它地方都严厉。然而,有一个人,虽然在这儿蹲了十二年监狱,却站着出去了,这个人就是这个市的市长。他在非正式场合总是说,他能活到现在,全靠寺院里的那棵梧桐树。他被关押进寺院时,那棵梧桐树有茶杯那么粗,正对着囚室的窗口。有一天,看管他的人在这棵树与女贞树之间架了一根系沙袋用的单杠。起初铁箍是紧紧勒在梧桐树上的,第二年树长粗了就勒出一道沟,三年后一半的铁箍勒进了树里。已被囚禁了近四年且经常挨打和批斗的老市长正被折磨得万念俱灭。他看到这圈铁箍,心想明年这棵树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然而,就在第五年春天到来时,那棵梧桐树的生命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还把那个铁箍完全吞了进去。后来,老市长回忆说,面对此情此景,我也能平静地对待囚禁中的生活了。
在人的一生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它们不是贫困,也不是疾病,而是外界强加给你的一种桎梏。请以“桎梏与生命”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