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 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他修建的          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思想家
 
 
 

步骤二 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 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南宋和金的对峙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明清的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率先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是哪两个国家?
(2)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图一),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结合图二中的航海路线,指出打破这种局面的三位航海家分别是:
(3)如今的世界越来越紧密联成一个整体,其源头可追溯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结合所学,谈谈“地理大发现”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民族复兴征程上不朽的里程碑。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变有哪些?

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据此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问题:

(1)请指出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上述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可能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协调其利益冲突,对中国主权造成严重的影响。综观历史,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战与和、亲与疏均影响到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局势的发展与变化,你认为三国应怎样做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分析探究题: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1)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答出两点原因。
(2)近代化的探索,向近代社会转型包括哪些事件?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受挫折?请归纳出两点以上原因。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问:
(1)图(1)与图(2)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这两个人物分别和古代文明的哪两种交往方式有关?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