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往事惊心泪欲潸,今朝斩浪济沧海】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2)
(3)2009年1月以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开始在亚丁湾、索马里等海域执行护航。这说明中国海军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屡战屡败,而新中国海军却能保家卫国、邀游四海?
【民族忠魂风中立,不教胡马度阴山】
(5)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6)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材料三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
材料四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o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确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中共的哪次重大会议?
(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不同?

综合探究题(共26分)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说出两个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的典型事例: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说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收揽人才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说出这一时期开通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1) 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
(2) 因贪图享乐导致王朝衰落的君主: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三:两宋时期,在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3)北宋哪一地区出现的最早的纸币叫什么?
(4)“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至少两点)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材料1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2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请回答:
(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
(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