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界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
(2)材料二是谁说的话?材料中“贵国”是哪个国家?哪一年我们从该国手中收回台湾?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台湾的?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进行了哪次战争?清政府与这个国家签署的边界条约叫什么?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材料中箭头所指的路线被称为什么?
(2)这条路线的在古代的起始点①是哪里?它现在的名称叫什么?
(3)材料中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4)材料中的这条路线必须要经过今天的新疆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来管理该地区?
(5)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此过程中,欧美一些国家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了主导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经济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由于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的出现,全球化又获得了额外的巨大提高。……二战后,美国向欧洲提供了巨额贷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当然,它在向各国提供贷款的同时。也为美国本土的一些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材料三 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1)据材料一,作者认为哪一事件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指出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最主要的政治、经济条件。
(2) 据材料二,20世纪初,美国人在交通领域的哪一项发明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美国成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得益于哪些事件(答一点)?二战后美国是通过采取哪一措施实现对西欧的经济控制的?
(3)材料三反映哪次科技革命成果?此次科技革命把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你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两点即可,2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什么样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2)这次会议的召开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新时期,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分别是哪两个地方?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1)图1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1分)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分)
(2)哪一外交成就,让图2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中国取得这一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3中“历史性的”握手所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世界历史上,改革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谁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鼎盛时期?但这种民主仅限于什么人?他们可以通过哪种最高权力机构来行使民主权利?(3分)
(2)七世纪时日本仿照哪一个国家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3)八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在谁的主持下进行了土地分封制的改革?这一改革促进了西欧哪一制度的形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