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都对本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据此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变革前,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些危机分别是什么?
(2)史学界认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请你说一说它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
(3)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采取了果断措施,扭转了战局。正因如此,林肯在1984年被评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请用一句话概括林肯的功绩。
(4)俄国和美国解决国内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美国南北战争带给我们的突出启示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我国的人类文明起源于哪一原始人类?(1分)距今大约多少年?(1分)
(2)写出其他两个你所知道的我国远古人类代表。(2分)
(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的贡献是什么?(2分)
(4)我国的人文始祖是谁?(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1分)
(2)材料二中,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1分)
(3)材料二中,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请问具体指的是哪三民主义?(1分)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进行了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简述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分)
(4)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1分)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1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8分)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不会轻易地忘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这一耻辱。清政府……准备为将来抵御列强而积蓄军事和财政上的力量。……(曾国藩、李鸿章)对西方技术的兴趣是直接由镇压叛乱引起的。在1860 年和1862 年初,上海英法联军的火力轻易地打退了太平军,这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洋务派进行的近代化军事工业建设,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供应工厂燃料等,各类民用企业纷纷出现。即使在洋务运动停办后,许多民间企业也并未消失。
(1)洋务运动打出了什么口号?(2分)从材料一归纳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2分)。
(2)材料二中的“各类民用工业”具体有哪些?试举两例说明(2分)
(3)简述洋务运动的作用。(2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7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2)材料二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1分)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1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 逐 渐 显 露 出 来 ,洋 务 派 逐 渐 认 识 到 ,国 家“必 先 富 而 后 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 分洋商之利”。到 90 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 20 多个。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1 分))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1 分)和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