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8分。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
根据下表所列信息,将其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写到答卷相对应的位置。
我国的政治活动 |
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2014年4月29日,桂林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青狮潭水库水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名单。 |
① |
2014年4月21日起,桂林市委陆续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5期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执政为民”专题培训班。 |
② |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广西世居民族的传统习惯节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从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期间我区全体公民放假2天。 |
③ |
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提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 |
④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网民已达两亿多,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论坛、博客表达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为社会发展献策建言,“网络问政”渐成中国民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途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民意。但小网站屡曝贪腐猛料多名官员因其丢官。从曝光警察“遛狗门”、行政人员上网“种菜”、“最牛高尔夫球协会”,到曝光“最牛房地产公司”……一起起引人关注的网络新闻,让浙江省温州市小小的民间网站www.703804.com在网民中迅速走红,被称为“最猛料网站”。当地领导称:小网站考验执政能力。
问: (1)通过网络调查,让网民反映真情、说实话,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种做法体现了国家对公民行使哪些政治权利的尊重,简要分析行使这些权利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应怎样参与“网络问政”。(7分)
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分析当地政府所履行的政府职能。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切实履行好这些职能?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请回答:
(1)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履行那些政治性义务?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什么原则?(7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分析说明中央做出《决定》的政治学理由。
2011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截止2011年8月10日绝大部分中央部门都按要求公开了“三公”经费,“三公”经费公开既是政府部门的道德义务,又是行政义务,还是法律义务。信息公开是第一步,重建人大及公众对政府花钱的实质监督权才是终极目的。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求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