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探究(18分。要求依据题意进行相关的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为改变城乡环境面貌整体不平衡以及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水源、田园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和侵蚀的状况,桂林市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号召,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通过集中整治,桂林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在一些街巷、城乡结合部,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的现象仍然可以看到。基础设施,特别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落后,没有垃圾集中处理的规章制度,部分企业、居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美丽桂林”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请为“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写一份倡议标语。
(2)为进一步推进“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的开展,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相关民主决策?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3)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请你为更好地开展“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据统计,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2008年我国储蓄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7.69万亿元,同比增多2.3万亿元。居民户存款增加4.63万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达到3倍,储蓄率为28.8% ,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储蓄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2)除储蓄存款外,居民家庭投资理财还有那些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有人认为,储蓄存款没有任何风险,是最安全的投资方式。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为什么?
刘老师家离学校十余公里,上下班很不方便,因此想买一种交通工具——摩托车或电动车。通过市场调查,他发现汽油价格由原来的2.8元/升,涨到了现在的4.3元/升,而且价格还有上涨的趋势。而目前电的价格在0. 50元/度左右,据估算,每百公里摩托车耗油约2.2升,电动车耗电约6度。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的几种商品中,哪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哪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为什么?
(2)你认为对刘老师来说购买摩托车和电动车那个更合算?为什么?。
2011年是辛亥革命首义100周年。武汉市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首义精神,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同学们纷纷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大家深深感受到首义精神的伟大,并积极展开讨论。
甲同学:对于武昌首义精神,我认为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敢于创造的精神,同时继承了楚文化勤劳勇敢精神、中国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
乙同学:武昌首义虽是100年前的事情,但我们今天讨论武昌首义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刻地体会它的现实意义,使辛亥革命和武昌首义的精神继续为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培育和弘扬首义精神的必要性。
(2)请你谈谈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今天,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相亲节目,火爆一时。为博收视率和广告收益,某些相亲节目以金钱、性为热议话题,出现“宝马女”、“富二代”及“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一类的恶俗言论,大肆展示和炒作“拜金、炫富、崇洋”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各类相亲节目因此备受各界质疑,成为媒体、观众口诛笔伐的对象。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在2010年6月正式下发有关文件,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
材料二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批评中国文艺创作存在“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的同时,也指出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反三俗”),主流媒体必须坚持“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相亲节目展示和炒作的“拜金、炫富、崇洋”的婚恋价值观属于什么性质的文化?其危害是什么?
(2)有人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因此‘反三俗’的责任在于政府和媒体,与公民个人无关。”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请结合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说明文艺创作领域“反三俗”的意义。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曾推出的“山绿了眼红了”的报道:吉林市永吉县农
民勒万仁,几年前与村里签订了荒山承包合同。经过勒万仁的辛勤耕作,使荒山
披上了绿装,且初见经济效益。但村委会却眼红了,在承包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
单方面毁约,要收回承包的荒山。勒万仁为讨回公道,诉诸法律,后胜诉。
(1)勒万仁与村委会签订的是什么合同?其含义是什么?(4分)
(2)村委会单方毁约行为为什么会败诉?(4分)
(3)勒万仁的胜诉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