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区域略图,其中ab为晨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季节,甲河流的水温特征是( )
A.大部分河段出现断流现象 B 大部分河段出现结冰现象
C.径流量较小,含沙量较小 D.正值汛期,河流水位较高好望角原名“风暴角”,主要原因是该处盛行( )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下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题。
该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 A.建筑材料厂 | B.化肥厂 |
| C.冶炼厂 | D.电镀厂 |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题。
该地区
| A.集镇分为两级 |
|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
|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
|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
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
|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
|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
|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题。
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
| B.交通通达度高 |
| C.都近工业区 |
| D.位于住宅区内 |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 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
|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
| 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
| D.接近原料地 |
如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阶段Ⅰ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A.初期阶段 | B.郊区城市化阶段 |
| C.逆城市化阶段 | D.再城市化阶段 |
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 A.①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城市发展到Ⅱ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
| 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
| 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
|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
| D.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 |
下图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读图完成题。
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
| A.M1 | B.M2 |
| C.N1 | D.N2 |
依图可知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
|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达到顶峰 |
|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
| 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