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5~9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雾霾天气预报,其中江苏属雾霾严重区,PM2.5指数连续5天在600以上。PM2.5粒径小,活性强,多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致呼吸道疾病;雾霾导致大气能见度极低,京沪等数条高速公路被迫间断性封闭。
材料二:江苏的火力发电量全国第一,水泥产量全国第一,钢铁产量全国第二。
材料三:下图为2013年12月8日16时我国雾霾天气分布图。

(1)雾霾的危害主要包括对           的影响和对           的影响。
(2)近年来,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2013年12月8日16时的雾霾主要分布在                    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江苏省严重的雾霾,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

图_“我国北方沙漠沙地分布图”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统计图中反映20世纪30年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西北地区荒漠化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_________

A.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B.过度农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D.工矿开发不注意环境保护

(4)治理该地区漠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006年)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2006年)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资料四:东部地区各省市农业结构变动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江苏
福建
山东
种植业比例



-+



林业比例
-+






牧业比例



+-
+-●


渔业比例






+●
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
36.3
35.19
56.95
20.9
16.37
14.45
52.05

注“+”代表上升“-”代表下降 “●”代表稳定。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1)在上图中用已有斜线图例描绘出东部地区未描绘省区的范围。
(2)依据资料三,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 __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
(3)资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 _________(大于或小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______趋势;牧业、渔业大致呈上升趋势;林业变化不大。
(4)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______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其生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区的农业结构应分别以 _________ 业、
业为主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资料三: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1)据资料二分析,CO2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排放的,美国人均CO2排放量约为中国的 倍。
(2)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约为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原则。
(4)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据图19并结合所学知识,甲、乙所代表的子系统分别是系统、系统;在可持续发展中 发展才是目的。
(5)丹麦拥有众多风力电站,结合材料一中相关信息简要分析其风能丰富的原因。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我国东北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符合该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是

(2)若阶段二时期该地域原有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结合阶段二图中信息,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3)为促使该地区经济复苏,阶段三中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运用新技术,改造并减少煤炭、和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大力发展电子等产业。
②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建立和营造
③其他方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