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呈现了有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其中,符合一致性的是
选项 |
内容 |
自我认识 |
A |
陈旭麓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体现了辩证法思维 |
B |
清华大学历史系出版的《辛亥革命史》 |
是第一手材料 |
C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运用了现代化史观 |
D |
史学家认为,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
历史研究具有客观性 |
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古代计量单位,一般指一千钱)至万缗者。”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草市”
A.是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
B.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
C.交易不受政府官吏的直接监管 |
D.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
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A.②①④③ | B.③②①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①②③ |
图2到图1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 B.耕犁技术的成熟 |
C.精耕细作的开始 | D.单位亩产量提高 |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茧壳,有学者通过鉴定认为它是家蚕茧。经过现场的认真清理,却并未发现第二颗。这一蚕茧
A.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
B.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 |
C.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 |
D.是一个孤证,并无史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