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房地产业无疑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行业,房价的一涨一跌,牵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近日,房地产“大佬”任志强面对上千万的微博粉丝,不断在微博上宣扬他的“房价永恒上涨论”,而这也使得他不断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些年,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城市房价稳步上涨,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房子成本的提高,这包括开发商拿地成本、房子建筑材料成本和建筑工人工资成本等等。其次,由于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增大,而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只要这一状况没有改变,商品房价格就很难下跌。再次,炒房族恶意炒作和开发商哄抬房价使房价始终保持高位。当然,这些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不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商品生产出来后只涨不跌,包括商品房。任志强的“房价永恒上涨论”表面上看有很多成立的理由,但最终必然会破产。
2014年新一届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更具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完善保障房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规模,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1)什么是价值规律?请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房价涨跌的原因。
(2)为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如何依法行政。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奠定了幸福生活的基础,也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领航中国] 某校高一学生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展开了探究活动。他们通过收集资料,归纳整理,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离不开党的领导。
[时代号角]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四城同创”,是提升马鞍山城市功能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某校高一(3)班同学以“四城同创续辉煌,共建美好马鞍山”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我知晓] “四城同创”是指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复查而开展的活动。为推进马鞍山市“四城同创”工作,市工商局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了对持照网吧的监管力度,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市容局发放《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门前三包”知识宣传等,倡导树立文明意识,营造推动争创工作的良好氛围;市住建委以干净、整洁、有序、路平、灯明、水畅为目标,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我参与] 四项全国性荣誉称号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具价值的城市名片。“四城同创”事关马鞍山城市形象,更与每个热爱文明、创造生活的马鞍山人休戚相关。创建工作需要全体市民参与、支持。
(1)结合材料,说明马鞍山市政府在“四城同创”中是如何履行职能的。
(2)作为马鞍山市民,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民主参与到“四城同创”的建设中去?
(10分)当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1)请指出面对困境,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的经济道理。(4分)
(2)请对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的做法进行评论。(6分)
(10分)材料一:2010年1―11月我国CPI走势图
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把3%作为通胀警戒线。
材料二:漫画:感受不同
材料三 2010年5月,山东、江苏等7省试点建立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随物价水平变动而联动的动态调整机制。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要求,各地区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1)解读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建立联动机制的依据。
(10分)2011年1月9日-11日,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促进实现包容性发展。
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大转型目标蕴含的主要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