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警告日本:决不轻饶“肇事者”。中国国防部:“不要低估中国军队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如果像日方所说采取击落等强制措施,那就是对我们的严重挑衅,是一种战争行为,我们必将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反击,一切后果将由肇事方承担。”
材料二 外交部三个“不要”回击日本:勿再挑衅中国。日本首相安倍与美国副总统举行会谈后宣布双方在应对中国防空识别区问题上达成四项共识。4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用三个“不要”予以回应,要求日方在这一问题上不要再挑衅中国,不要再制造事端,不要再借题发挥。
(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2)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泳坛小花叶诗文在2012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中,获得最佳女运动员。她在微博上写道:“首次获得最佳女运动员奖,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国家的培养!……队友的支持!今后的路还很长!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1)从叶诗文的获奖感言中,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
(2)在2013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上,中国游泳队获得5金2银2铜的骄人成绩。这些奥运健儿们是怎样发挥集体的力量,从而享誉全球的?
(3)有人说:“叶诗文的成功完全依赖于国家的培养。”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读下面漫画“沉重的负担”回答下题
(1)漫画说明我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这种国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2)漫画反映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这种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党特别重视解决以上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14年10月23日闭幕。中央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上是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要想依法治国,重要前提是什么?
(2)为什么在中国要实施依法治国?(至少三点,3分)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外形形色色的文化交流,使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同时渗透入青少年思想中,毒害着青少年的思想,使那些抵抗力不强的青少年沾染了各种恶习,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建设法治国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至少两点,4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关注和期待。这也表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法治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和社会活动各方面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的历史背景之下,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将从加强立法转向更加注重法的实施,强调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这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对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1)你是如何理解“这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对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这句话的?
(2)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情景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甚至优越的本地同学面前,感觉到了生活水平上的明显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
情景二:农民工子女由于语言等差异,总感觉自己比别人低劣,导致丧失自信,在各方面我挫败感很强。
情景三: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很少主动与同学交往或一起做游戏,在集体活动时,他们常常是“旁观者”或“局外人”。
(1)看了材料中这些同龄人的行为,你有何感想?
(2)作为同龄人,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