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对该电池的描述合理的是①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③Cu为负极,Zn为正极;④原电池在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溶液流向正极;⑤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A.④⑤ | B.③⑤ | C.①② | D.②⑤ |
某温度下,
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
,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
B. | 加适量 固体可使溶液由 点变到 点 |
C. |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 与 乘积相等 |
D. | 、 分别在 、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时,就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
B. | 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
C. | 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
D. |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 溶液和稀盐酸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溶液反应 |
B. | 、 组成元素相同,与 反应产物也相同 |
C. | 、 、 都是大气污染物气体,在空气中都能温室存在 |
D. |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显红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
B. | 、 、 、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
C. |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D. |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
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 2.5umol·L-1·min-1和2.0umol·L-1
B. 2.5umol·L-1·min-1和2.5umol·L-1
C 3.0umol·L-1·min-1和3.0umol·L-1
D 5.0umol·L-1·min-1和3.0u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