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下列物质溶于水,会导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
硝酸铵 |
B. |
蔗糖 |
C. |
浓硫酸 |
D. |
氢氧化钠 |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塑料老化 |
B. |
食物腐败 |
C. |
镁条燃烧 |
D. |
动植物呼吸 |
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 |
烧杯内水 |
烧杯内剩余水 |
246.0mL |
100.0mL |
51.5mL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 |
B. |
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
C. |
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
D. |
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9.7% |
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
B. |
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 +和OH ﹣发生反应 |
C. |
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
D. |
c点时,溶液中的Na +个数大于Cl ﹣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