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以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位于长江上游的 电站。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3分)
(2)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威胁是洪水灾害,造成长江中游洪灾多发的原因是 。
(多项选择)(2分)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③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④修建水库、退田还湖 ⑤陡坡开荒、围湖造田
(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简述综合治理长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的措施 。(2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东北大豆价格大幅下跌,有原来的2.2元/kg降到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kg)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型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型 |
材料三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省市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公顷)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试分析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要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产量
C.提高集约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_。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省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中的层,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强弱的标志。(4分)
(2)不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相关性不同,其中两者变化完全呈正相关关系的是(2分) ( )
A.70°N~80°N | B.60°N~70°N |
C.50°N~60°N | D.低纬度地区 |
(3)由此可以看出,太阳活动不仅对地球磁场、电离层产生影响,同时还对地球产生影响。(2分)
(4)为了预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材料:小明同学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中得到启发,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崛起。根据有关材料,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组合成“山东半岛城市群”,总面积7.3万平方千米,人口3897万,但人均GDI仅为浙江省的70%。回答下列(1)~(3)题。青岛是本区的中心城市,该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地区大量的日资、韩资企业涌入。该地区接受日本、韩国产业迁移的原因是 。
该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对山东省而言,城市化的意义在于:①;②;
③;④;⑤;
读“我国某果品(苹果)企业发展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企业2002年与1992年相比在产品销售方面的主要变化:。
(2)生产基地①是欧洲市场最为走俏的某苹果品种的全世界第四块优产区,与基地②相比:
该区域发展苹果种植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其他优势:、、;不利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3)该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下列有关该经营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A.该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 | B.市场决定了基地的苹果生产品种和规模 |
C.企业总部远离生产基地,不利于市场信息的反馈 | D.有利于农业技术和良种的推广 |
台海两岸直接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交流掀开了历史新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
材料二:台湾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统计图![]() |
(1)据左图,归纳台湾工业分布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右图,说明1993年~2003年十年间台湾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3)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请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条件。
大陆优势:;台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