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2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文中的“他们”是指
A.维新派 | B.革命派 |
C.立宪派 | D.中国共产党 |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发展变化的情况,其中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主流的是()
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提出“欲自强,必须浚饷,欲浚饷莫如振兴商业”的口号,这表明
A.洋务派十分重视军事工业 |
B.洋务派已明确“富”与“强”之间的辩证关系 |
C.洋务派已认识到必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
D.洋务派把建设军事工业放在首位 |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
鸦片战争前 |
5000(年平均值) |
5000(年平均值) |
||||
1845 |
8010 |
13220 |
||||
1851 |
9919 |
23040 |
||||
1853 |
10122 |
628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