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杂志》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
A.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 |
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 |
C.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 |
D.改试策伦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 |
1969年,瑞典学院常任理事罗金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说, “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符合这一说法的文学作品是
A.《约翰·克里斯朵夫》 | B.《大卫·科波菲尔》 |
C.《等待戈多》 | D.《老人与海》 |
“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从康德开始的。” 与康德 “哲学革命”有关的著作是
A.《哲学通信》 | B.《论法的精神》 |
C.《社会契约论》 | D.《纯粹理性批判》 |
近代科学史上,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 | B.相对论 |
C.量子论 | D.生物进化论 |
民国元年,唐绍仪、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二十六人特地组成社会改良会,指出:“数千年君权之影响未泯,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同人以此建设兹会,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该组织的建立有助于
A.传播君主立宪思想 |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C.肃清封建残余思想 | D.同复古逆流展开斗争 |
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又说“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其思想旨在
A.抨击程朱理学 | B.宣传民本思想 |
C.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 D.推动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