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3年11月19日开始,舟山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即“单独二胎”政策),成为浙江省首先实行该政策的地区。下附舟山市人口统计表。
舟山市人口统计表

年份
舟山60岁以上人口比例
浙江省平均
全国平均
2012
20%
18%
14%
2030
40%
32%
24%

注:舟山市长期超低生育率,连续11年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
材料二:针对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现状,出现两种不同的建议:一些专家建议全面放开生二胎政策。但也有一些专家持反对态度,他们建议国家采取措施,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
注:①“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②“第二次人口红利”,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种形象说法。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的图表论证舟山市率先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正确性
(2)材料二中提及的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需要国家加强哪一方面的投入?
(3)你赞同“全面放开生二胎”政策吗?说说你的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l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围绕推进扶贫开发这一问题,某人大代表开通了"fupinkaifa"微信公众号,听民声、集民智,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他们纷纷留言。
网友"会游泳的鱼":"住进好房子、装满钱袋子、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最真实、最迫切
的愿望。"
网友"且行且珍惜":"国家要加快实施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这样就能实现共
同富裕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网友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是在行使哪此政治权利?该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
(2)你同意网友"且行且珍惜"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啊?"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
读完材料,请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回答:
(1)怎样珍惜幸福?
(2)青少年奉献自己、获取幸福的实际行动有哪些?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2014年3月9日通报,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沈培平是今年以来第4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也是十八大以来第22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近期,中纪委又对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接连落马的省部级高官,让社会各界看到了中央"打老虎"的决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什么治国方略?为什么要实行该方略?
(2)从法律的角度谈谈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有一些"美"总是那么温暖人心却又震撼心灵。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善于发现身边的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刚荣获广东十大"最美家庭"称号的女主人李笑玲,是一名残疾人。她心灵手巧,乐观坚强,和丈夫秉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家训,刻苦专研传统剪纸艺术。他们的剪纸融合国画、油画等艺术理念,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尽管他们的作品起拍价高达数万元,可夫妻二人从未想过拿剪纸作品去赚钱。很多人不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清贫还搞"艺术"。李笑玲认真地说:"我希望有生之年,借助上天赋予的灵感,创作出更多漂亮的作品,留给下一代人,让他们能欣赏到祖国的民间技艺。一旦把艺术变成商品,就会束缚我的灵感,我不愿意这样做。"
(1)李笑玲家庭的家训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朴实的语言,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要求。
(2)李笑玲一家生活清贫,仍苦心专研祖国的民间技艺并传给后人。请用"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谈谈李笑玲的感人事迹对你的启示。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是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经验,也是我国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复兴梦想的背景下,我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实施5年来,共引进了4180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了一批国际公认的领先成果,推动了"中国创造",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声音",带动了海外人才归国热潮,加速了国内高层次人才聚集,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比较

时期
内 容
工业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需求特点
知识专业化
知识综合化
标准化
个性化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
服从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强调权威
强调创新
……
……
应对之策
阶段学习
终身学习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国家实施"千人计划"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谈谈青少年如何迎接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