肼(N2H4)又称联氨,广泛用于火箭推进剂、有机合成及燃料电池,NO2的二聚体N2O4则是火箭中常用氧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肼的结构式为 。
(2)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左边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火箭常用N2O4作氧化剂,肼作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 △H=-67.7kJ·mol-1 ①
N2H4(g)+O2(g)=N2(g)+2H2O(g) △H=-534.0kJ·mol-1 ②
2NO2(g)N2O4(g) △H=-52.7kJ·mol-1 ③
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_
(4)联氨的工业生产常用氨和次氯酸钠为原料获得,也可在催化剂作用下,用尿素
[CO(NH2)2]和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反应获得,尿素法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图所示,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囊。关闭K2,将各1 mol 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且均为a L。
①B中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判断可逆反应2NO2N2O4已经达到平衡。
②若平衡后在A容器中再充入0.5mol N2O4,则重新到达平衡后,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容器A中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为t s,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0.8倍,则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NO2)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打开K2,平衡后B容器的体积缩至0.4a L,则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_____L。
[化学一有机化学基础)芳香族化合物水杨酸、冬青油,、阿司匹林都是常用西药。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表:
(1)水杨酸分子中式量较大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水杨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与乙酸酐(CH3C0)20反应生成阿司匹林,反应的化学方程。
(3)水杨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水杨酸,聚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冬青油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异构体符合以下条件:
①芳香族化合物;
②苯环上一个氢原子被氯取代,有两种可能的产物;
③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消耗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钠。
(5)效更佳的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在人体内可缓慢释放出阿司匹林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I.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发生以下三个反应:
2Mg+O22MgO 3Mg+N2
2Mg3N22Mg+CO2
2MgO+C
(1)基态氮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上述三个反应中所涉及的非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MgO的晶体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若MgO晶体密度为ρg/cm3,图示中O2-与O2-的核间距a=.
Ⅱ.Mg3N2溶于水发生反应:Mg3N2+8H2O=3Mg(OH)2↓+2NH3·H2O
(4)氨水中各种微粒间不涉及的作用力是(填选项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
(5)在一定条件下将NH气与CO2混合可制得尿素[CO(NH2)2],尿素分子中键的数目为。
(6)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氨气,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晶体。关于该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入乙醇的目的是降低溶剂的极性,促使[Cn(NH3)4]SO4晶体析出
B.该配合物晶体中,N是配位原子,NH3为三角锥型,配位数是4
C.配离子内N原子排列成为平面正方形,可见Cu2+是sp3杂化
D.向该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元素铬及其化合物工业用途广泛,但含+6价铬的污水会损害环境。电镀厂产生的镀铜废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处理该废水常用直接沉淀法或还原沉淀法。
I.直接沉淀法
(1)已知含铬废水中存在着平衡:。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加入沉淀剂BaCl2溶液之前还要加入一定量的NaOH,这样有利于沉淀的生成,则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
Ⅱ,还原沉淀法
(2)下列溶液中可以代替上述流程中溶液的是(填选项序号)。
A.FeSO4溶液 | B.浓H2SO4溶液 |
C.酸性KMnO4溶液 | D.Na2SO3溶液 |
(3)上述流程中,每消耗0.1molNa2S2O3转移0.8mole-,则加入Na2S2O3溶液时发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Cr(OH)3的化学性质与Al(OH)3相似。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时要控制溶液的pH不能过高,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实际工业生产中有时还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来测定沉淀后溶液中Cr3+的含量,其原理是Mn++nNaR=nNa++MRn,其中NaR为阳离子交换树脂,Mn+为要测定的离子。
①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材料质疑是聚苯乙烯,其单体为苯乙烯(),聚苯乙烯的化学式为。
②某次测定过程中,将pH=5的废水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测的溶液中Na+比交换前增加了4.6×10-2g/L,则该条件下Cr(OH)3的Ksp的值为。
(1 5分)X、Y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两倍,Y的原子序数比X大l.
I.若X.Y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
(1)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填写化学式)。
(2)蛋白质和葡萄糖都是人体需要的有机物,检测葡萄糖存在的实验操作与现象是。
(3)已知298K时,X和XO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该温度下X转化为X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Ⅱ.若火山口附近常存在黄色的X单质。
(4)X2—的结构示意图为。
(5)工业上常用含X元素的矿石制取H2XO4,某工厂利用100吨含X 40%的矿石为原料,制得98%H2XO4溶液100吨,则H2XO4的产率为。
(6)工业中常用Y2与石灰浆反应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Ⅰ.分别向盛有0.5 g Na2CO3固体、0.5 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 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 mL 密度约为1.1 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部分溶解_________。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Na2CO3固体溶于水______,NaHCO3固体溶于水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 盛 有10 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 mL_____,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称取m1 g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m2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代数式表示)。
附表:溶解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