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⑴导致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它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⑵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
⑶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⑷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民主与法制】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1967年1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上海造反派头头王洪文等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的“一月风暴”,很快形成“打到一切”的全面内乱。
摘自人教社八年级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文件?(1分)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1分)
(2) 材料二表明我国哪个时期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1分)
(3)我国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4)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法律制度和民主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世界史上哪部法律文献的颁布和实施是“人治”走向“法制”的开始?
【近代的中日关系】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2015年4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推出《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通过诵读家书祭奠抗战英烈,让新时期的中华儿女感受民族抗战志士不屈的爱国情怀与铮铮铁骨。湖北阳新潘涛写给妻子的家书首度公开,与抗日英烈左权、赵一曼、张自忠、蔡炳炎、郝梦龄、戴安澜的家书一起被深情诵读。1940年2月,阳新小伙子潘涛率领一支新四军游击队急赴抗日前线,过家门而不入。在给妻子贾春英的家书中,他写道:国无宁日,谈何家全?抗战胜利之日,就是我返家之时。
材料三:1945年8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1分)
(2)你从阳新小伙子潘涛的家书中读到了一种什么精神?(1分)这一年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其中在华北地区中国军队发动了什么战役? (1分)
(3)材料三中《新华日报》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社论?(1分) 社论为什么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2分)
【对外交往 铸就辉煌】
中华文明的发展,既经历过璀璨辉煌、引领世界的时代,也有过停滞落后、奋起直追的岁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璀璨辉煌 引领世界】
(1)以上两幅图分别反映历史上哪两次对外交往事件?(2分)列举两项我国古代对西方文明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科技成果。
【停滞落后 奋起直追】
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历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
(2)近代中国“进步之花”的盛开,离不开向西方文明学习。请举两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5分)
中国民族具有光辉灿烂的古代历史,直到近代之前始终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基本常识。
请回答:
(1)秦朝尽管是一个短命的朝代,但它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2)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隋朝“繁盛一时”具体有哪些表现?
(4)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在推动"社会的大变革"中,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一项电气时代与电有关的重要发明。请指出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是哪个国家?知识经济时代对你日常生活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
(3)通过对以上几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时期的问题探究,你获得了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