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 之俗……今者满庭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A.“留辯”与“剪辫”是“专制”与“共和”的根本分歧
B.“剪辫”是革命斗争最彻底的表现
C.“剪辫”是革命成功的外在体现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B.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
事实的是:
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学有关④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
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注目世界 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