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依然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氨氮、氢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发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目标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制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正确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 有人认为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等额选举则限制了选民的选择,请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0年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耗资18亿美元的收购协议。获得了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对于仍然在成长之中的吉利集团,能够借助沃尔沃世界级汽车的卓越品质,在管理、技术、质量等方面多多获益,打开了进军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大门。
材料二:企业之间的签约只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迈过监管部门审批这道坎后,吉利集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摆在眼前的毕竟是一个“蛇吞象”的故事,吉利集团如何带领沃尔沃团队走出困境步入健康发展轨道,能否顺利实现西方企业与中国民营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意外风浪来袭的冲击,都是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充分消化利用并购的有利因素。妥善化解埋藏其中的不利因素,才能让吉利集团乘风破浪稳稳地远航世界之海。
(1)吉利的海外并购成功经验之一是并购后一定要尊重人家的商业文明,借鉴人家的企业文化,尊重人家创造的价值。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做到这一点?
(2)结合材料二,用生活与哲学发展的观点,说明企业之间的签约只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吉利集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的道理。

“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篇,为如何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中美两国研发经费支出的类型

注:①研究和发展(R&D)活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代表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②过去10年。我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3%。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7%,世界领先国家一般为3%左右。
材料一:“十一五”末,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左右,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
材料二: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铜等金属产业的发展纳入其中时,为江西铜业公司新一轮大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二次创业时期,江铜党委提出打造“国际江铜、和谐江铜、活力江铜”战略目标,通过自主创新,江铜每年发布极具创新和创效价值的各类技术革新成果数千项。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江铜人认为,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走向价值链的高端,才能在环保、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上有新的突破。
(1)描述图和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二中该公司的做法对其它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启示。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政治学依据。

材料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材料二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表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1)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谈谈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指出表中(含注)显示经经济信息。运用相关经济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材料一 2010年10月15-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朝定田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圆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全国实施。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诈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材料三四川是以“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为最大省情的西部大省,在“十一五”期间,累计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迭85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扎实推行了一系列“民生工程”,让各个阶层的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伴随着“十二五”开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开,四川省委省政府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氏生工程,并已明确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写入该省“十二五”规划,让我省9000万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心。以 2011年为例,四川省十大民生工程预计总投资840.8亿元,内容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因、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文化体育等10个大项、56个分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上述材料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到的“五个坚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十二五”时期,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结合材料三,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系列惠民措施对扩大消费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