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依然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氨氮、氢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发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目标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制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正确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一 读书开启民智
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系列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 书法陶冶情操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少数同学认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
(2)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
材料三财政助力文化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3)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为"文化走廊"(以五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在收藏市场上紫砂壶受到藏家的热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造假现象,生产经营仿冒艺术大师作品的公司从中获利丰厚。当记者询问被侵权艺术家为什么不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打官司,结果只会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得不偿失。
(2)请你评价材料中公司或艺术家的行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
材料二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6月18日正式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
材料二 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回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2)依据材料二,请你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知识,就着力解决党的作风问题提几项合理化建议。

35年,我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历史。

改革开放前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配置
1978~1984年
形成并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1984~1988年
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8~1992年
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2~2012年
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概括图1、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此有观点认为:“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弱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请你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在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