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前段时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新的追韩潮,这成了今年3月份两会的话题。对此,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韩剧很大一部分的主题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教人从善。这些讲传统道德的故事,让人看着愉悦轻松”;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说道,韩剧的内核和灵魂就是中国的儒文化,要相信自己,相信5000年不断的中华文化;也有政协委员在接受采访时称:“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文化自尊的伤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
材料二:公众心声待回应收入分配问题是老百姓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收入分配改革不仅关系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茁壮成长,“收入分配改革应让公众公平参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日益成为公众的心声。
(1)某次辩论赛的辩题是“韩剧在中国的风靡,无损于我们的文化自尊”。假设你是参赛的正方辩手,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你方的主要观点。
(2)结合材料一,从辩证法联系观的角度,分析如何对待韩剧在我国风靡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请你从公民与政府关系的角度,积极回应“公众心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案是政协委员发行职责的重要形式。每年政协大会,作为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都会根据各自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愿望和诉求,向国家谏诤言、献良策,成为大会上一道亮丽风景。2011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分别向大会提交了20至30篇提案和大会发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材料二 1998年和住房商品化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给房地产开发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但是“现在较多资源都集中到房地产业,已造成资源配置失衡,经济面临结构性风险。”2011年3月8日,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大会提交的提案中指出:目前,房地产业除在大规模产出和自身就业增长两方面外,在节约资源、产业带动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不具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必要条件。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看,在经济发展初期,大多注重房地产资本属性,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房地产民生属性开始受到关注,其支柱地位逐步被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取代。建议:“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必须与民生紧密结合,财政、税收、信贷、住房、融资、土地等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要以是否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考量标准。”
(1)用政党的有知识分析民主党派向人民政协提交民生提案的依据?
(2)结合上述材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民革中央提案内容的合理性。
材料一 据统计,棉花价格从2010年初的每吨15000元到10月31日最高点每吨31000元,涨幅达到110%;食糖由年初每吨5200元到11月初的高点,累计上涨43%;食用油从年初到11月21日累计上涨28%。从年初到11月份末,主要粮食价格也纷纷创出历史新高。我国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2010年1到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2%。
材料二 面对这一形势,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1月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即“稳定物价16条”),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从11月22日至26日,国家发改委又连续5天发布9个通知稳定物价。
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国家适时发布稳定物价的通知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请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0分)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上述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10分)
目前,几乎在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但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拥挤等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加速恶化。而国外城市治理交通“缓堵”也是招数频出: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华盛顿——公交车送官员上下班;东京——地铁至上;巴黎——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伦敦——以停车费抑制轿车数量。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谈谈上述材料对我们提出解决交通拥挤有什么启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