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当小车在l条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滑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橡皮筋重复实验时,设法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所做的功分别为2W、3W…。
(1)图中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的交流电;
(2)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长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等,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 ;
(3)图中小车上有一固定小立柱,下图给出了 4种橡皮筋与小立柱的套接方式,为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最合理的套接方式是 ;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次所打的纸带如图所示。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小车获得的速度是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莉莉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已知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4.5 V;小灯泡额定功率约为1 W,电源电压恒为6 V,
①闭合开关前,应将滑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选填 “A”或“B”)端。
②若有三个滑动变阻器, 规格分别为R1(5Ω 2 A)、R2(20Ω 1 A) 、R3(100Ω 0.1 A),则应选择 (选填“R1” “R2”或“R3”)。
③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经检查灯泡是完好的,则故障可能是导线 (选填“a” “b” “c” “d” “e” “f”或“g”)。
④排除故障后,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4.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值 W。
⑤若该小灯泡被烧坏了,断开开关后,某同学用规格为“4.5V 1.5W”的小灯泡替换已烧坏小灯泡。 闭合开关后,为使其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应让滑动変阻器的滑片 (选填“位置不变”、 “向A端移动”或 “向B端移动”)。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
(1)小明从左管口向图A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当管内的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他连接好橡皮管和金属盒,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如图B),通过 (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添加适量水
(2)重新调节器材后,小明将金属盒深入水面以下进行了如图C、D、E、F所示的实验。由 (选填实验序号)两幅图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小明将金属盒深入烧杯中水面以下某一深度处,完成了如图D、E、F的三次实验,由图中现象可知,同一深度,液体压强与橡皮膜所朝的方向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明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结论的过程是_______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
(5)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如果所用的压强计的U形管中可以选择染色的酒精、水和水银(ρ酒精<ρ水<ρ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上述三种液体中的 装入U型管中。
(1)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表一: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海波的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56 |
石蜡的温度/℃ |
40 |
41 |
42 |
44 |
46 |
47 |
48 |
49 |
51 |
52 |
54 |
56 |
59 |
①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
②当海波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③在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中,如果停止加热,海波和石蜡停止熔化;重新加热后,海波和石蜡又继续熔化,这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小明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图14所示的几次实验:
①通过观察图甲中A与B两个电磁铁可知: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相同、有相同铁芯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就越_______(选填“强”或“弱”);
②通过观察图甲中B与C两个电磁铁可知:当通过线圈的电流相同、线圈的匝数相同时,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铁芯的电磁铁的磁性强;
③通过观察图乙与图丙可知:当线圈的匝数相同、有相同的铁芯时,电磁铁的电流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它的磁性就越强。
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
甲乙
(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 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3)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
(4)如图乙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
(5)若水的密度为,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石块的体积为 。
(6)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
(7)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的误差是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