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军事、工矿企业等领域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然而它以失败告终。它不过是实践了一场残破的或者说畸形的“技术现代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人不仅引进大量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全面效仿西方教育、经济与政治制度,取得辉煌的成就。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二: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进行有效的理论准备和深入持久的思想启蒙,甚至在资产阶级内部,思想也极不统一,在革命和维新思想上缺乏清醒的认识。同时,维新派远离普通民众,革命派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参与到革命运动中,广大农民、工人对维新思想和革命理论知之甚少……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梦想化为泡影。
材料三:“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在新的社会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近代中国与日本学习西方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4)以史为鉴,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应该怎样实现民族的复兴?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界博览会是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它以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
材料二如图,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国家争相举办世博会。1893年美国纽约争得了世博会主办权。

材料三 1937年巴黎世博会,主办方意识到,他们所要展示的世界正经历着曲折:经济大萧条、失业状况加剧、通货膨胀、战争阴影笼罩……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主办国对本届世博会寄托了更多的期望。……巴黎世博会在“和平与进步”的呼声中落下帷幕,它的巨大成功传达着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盼。
(1)英国之所以能够承办第一届世博会,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请你列举这三方面的史实说明之。
(2)如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专设一个展厅,材料二三张图片中的科技发明成为展品,请你说说入选的理由。
(3)材料中的“经济大萧条”是指什么?“战争阴影笼罩”的史实有哪些?(列举1例即可)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世界博览会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二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耕种。
——《土地法令》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提示:该方案触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依据材料二法律文件的内容判断颁布此文件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
(3)材料三图中从A到B的曲线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有关?(举一例即可)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2009年建国60周年庆典,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到国旗升起的地方,整个过程一共169步,寓意169年来中华民族的不平凡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溯屈辱岁月】
材料一:①;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追求民族独立】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实现民族复兴】
材料三: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复兴之路》解说词
(1)请将材料一中的内容补充完整。材料一中的条约,被清朝一些官员称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2分)
(2)与材料二中提到的“第一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简述1953-1956年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史实。(至少三点,3分)
(4)回首169年中华民族的不平凡历程,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如图,英国和德国是欧洲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德国的崛起与哪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英国和德国为核心形成哪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2)图二中英国对德国的态度被称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什么影响?
(3)图三欧盟旗帜。英国和德国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该组织的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4)英德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纵观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古代篇】(1)我国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哪一位帝王“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近代篇】(2)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的改革中,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孙中山是如何关注“民生”的?
【现代篇】(3)新中国和苏俄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政权是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土地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村采取什么政策?
【感悟篇】(5)综合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一谈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制定农业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