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14年3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中国经济发展及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围绕"新型城镇化"主题,某班同学展开了讨论与学习。请你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城镇化率状况

注:国际上,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55%左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80%以上。201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500美元。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问题。
材料二:"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诗一般的语言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
(2)在城镇化建设中要落实这一要求有何举措?
材料三:城镇化正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然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衰落甚至消失,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1:传统村落承载着文化血脉和民族情感,城镇化过程中要完整保留其原始面貌。
观点2:新型城镇化就是让农村发展成城市,传统村落没有保留的必要。
(3)你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看法?请任选其中一个进行评析。
(请注意:答题卡上务必先在"选择观点______"的横线上填好所选观点的代号,然后再作答。)
下面是发生在某校同学中的四组镜头:
镜头一:小王上学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
镜头二:小李拿着考得不理想的化学试卷,心里暗暗地埋怨:化学老师讲课特没劲,我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镜头三:轮到罗丹他们小组值日,组上其他同学都看球赛去了,他想:都不值日,我也走!
镜头四:在实验室里把试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就装不知道。”
(1)请你从责任的角度评价上述镜头中的行为。
(2)你认为我们应怎样做负责任的公民?
下面是李军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景:
情景一:李军认识了一帮社会“朋友”,他们经常怂恿小亮抽烟、喝酒,为了义气和面子,小亮接受了。
(1)你赞成小亮的做法吗?你会给他哪些建议?
情景二:自习课上,李军因小事和同桌发生摩擦,便对其大喊大叫,把书扔了一地。
(2)请你评析情景二中李军的行为;
甲同学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勃然大怒,导致朋友越来越少;乙同学因为在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丙同学因为无法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影响了学习;丁同学考试失利后心里十分难过,在冷静分析了原因后,重新调整了学习状态,终于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1)请你针对甲乙丙同学的情况分别开出处方。
(2)丁同学面对挫折的表现对我们今后的成长有何启发?
(3)结合上述同学的经历,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具备哪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材料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国家的食品信誉受到严重损害。为了维护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材料二:2012年9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公布的《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中特别强调: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销售金额巨大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请你运用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律的特殊性的?
(2)请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防止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请从两个角度分析)
(3)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食品安全法》立法的依据和基础是什么?当我们买到问题食品时,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重要结论?
小李从小就明理懂事,乐于助人,多次被评为校十佳少年。一次乘车时,他发现有个小偷在偷别人的钱包,旁边大人也看到了,却不敢声张,他急了,大喊“有小偷!”正义的群众当场抓住小偷,小偷收到了法律的制裁,小李受到了警察的表扬。
(1)材料中画线处小李前后的行为是有必然联系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2)很显然,小李和抓住小偷的群众是正义的,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小偷受到了 法律的制裁,小李受到了警察的表扬。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角度谈谈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