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梦的集结下,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的引领下,郑州航空港奋飞启航;180个产业集聚区华彩绽放:大物流、大枢纽、大交通飞速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郑欧班列汽笛鸣响;"地铁一号线"放开城市脚步;"南水北调"一渠清流蜿蜒北上……河南发展中的大手笔,浓墨重彩地描绘着"老家河南"腾飞的景象,谱写着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四个河南"新篇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河南发展中的大手笔,对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发挥怎样的作用?(三个方面即可)
(2)建设"四个河南",我们怎样凝聚强大精神动力?(两个方面即可)
读《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比较表》,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名次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名次 |
国家 |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
人均GDP(美元) |
1 |
美国 |
143300 |
46859 |
2 |
日本 |
48400 |
38599 |
3 |
中国 |
42220 |
3315 |
4 |
德国 |
38180 |
44660 |
5 |
法国 |
29780 |
46015 |
(1)上述表格说明我国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它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华各族儿女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材料一:“民富国强”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也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毛泽东说,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说,于鏊始终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由材料一中四位领导人的观点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确立这个中心
(3)材料二中的“高举旗帜”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68 845亿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某班上思想品德活动课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强强将调查情况列成下表。
李大妈家 |
衣 |
食 |
住 |
行 |
年收入 |
1978年 |
勉强换洗 |
定量供应 |
土方 |
自行车 |
几百元 |
1990年 |
新颖多样 |
量多质好 |
砖房 |
摩托车 |
1.5万元 |
2013年 |
环保时尚 |
讲究营养 |
楼房 |
小汽车 |
10万元 |
(1)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我国强大了,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1)、材料中的罗斯福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什么心态?
(2)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持这样的心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伟,生于1987年,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他没有双臂,但能用双脚弹奏出美妙的钢琴曲;他从来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总说自己要精彩地活着。他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被评为“2011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二:刘伟语录:
1.“我从来没有把我当什么特殊群体,就是你们用手做的东西,我用脚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没有不一样。”
2.“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养活自己,虽然我体会不到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够在琴声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3.“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生命弥足珍贵,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
(3)结合材料二,请给自己设计一条生命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