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质中的 上。
(2)图中I是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 内mRNA模板链区段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碱基的排列顺序 。
(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A.神经细胞 | B.肝细胞 | C.成熟的红细胞 | D.脂肪细胞 |
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早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植物细胞呼吸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 |
B.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2点到14点变化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引起 |
C.乙图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 |
D.丙图中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 |
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l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l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基因控制酶合成的大致过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甲结构的名称是_____;乙结构中正在发生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中起模板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图2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图2中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根据图l推知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种。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雄性小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
(3)上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过程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12h时CO2的移动方向是。(填从某处到某处)
(2)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个,若在12h时突然补充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原因是。
(5)另一研究小组的成员想要探究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是否会抑制光合作用,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思路:在其他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对植物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对照组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则说明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下表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物质X以方式进入细胞,蛋白质从细胞膜分泌到膜外的方式是,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2)表中甲、丙分别是、(填图中字母)。
(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填图中字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类RNA参与。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