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 I: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别进行编号为①、②、③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① |
0.1 |
0.1 |
pH=9 |
② |
c |
0.2 |
pH=7 |
③ |
0.2 |
0.1 |
pH<7 |
请回答:(1)根据①组实验情况,分析混合溶液的pH=9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
(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在该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填序号字母)________。
A.c(Na+)+c(H+)=c(OH-)+c(A-) B.c(Na+)=c(HA)+c(A-)
C.c(HA)+c(H+)=c(OH-) D.c(Na+)+c(H+)=c(OH-)+c(A-)+c(HA)
(2)②组情况表明,c __0.2mol·L-1(选填“>”、“<”或“=”)。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________c(Na+)(选填“>”、“<”或“=”)
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________NaA的水解程度(选填“>”、“<”或“=”),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室温下,若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是 。
(2)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
(3)c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关系为 。
试根据上表填空:
A |
||||||||||||||||||
B |
C |
D |
E |
F |
||||||||||||||
G |
H |
I |
J |
L |
K |
M |
||||||||||||
N |
Q |
|||||||||||||||||
(1)请写出元素Q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元素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
(2)基态D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D2分子中分别有个,个π键。
(3)化合物DA5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和配位键,请写出它的电子式。
(4)表四中的元素能形成XY2型的共价分子有CE2、CL2、BK2、LE2四种,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填化学式);而形成XY3型的共价分子也有四种,它们分别是DA3、DF3、DK3、LE3,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中也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填化学式),它是由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构成的分子。
(5)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所示,其中序号“8”所代表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其中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元素是(填下图中的序号)。
(6)科学家证实,IK3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式为I2K6,其结构式为下列四种中的一种,你认为正确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
(7)向Q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DA3的水溶液过程中,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最后生成配离子的结构式为。
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X |
578 |
1817 |
2745 |
11578 |
Y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Z |
496 |
4562 |
6912 |
9543 |
(1)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2)X、Y、Z的单核阳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3)请写出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① |
0.1 |
0.1 |
pH=9 |
② |
c |
0.2 |
pH=7 |
③ |
0.2 |
0.1 |
pH<7 |
请回答:
(1)从①组情况分析, 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②组情况表明,c0.2 (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
(3)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X的电离程度______NaX的水解程度(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mol·L-1。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作近似计算)。
c(Na+)-c(A-)=mol·L-1;c(OH-)-c(HA)=mol·L-1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1/3Fe2O3(s)+CO(g)2/3Fe(s)+CO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
1000 |
1150 |
1300 |
平衡常数 |
4.0 |
3.7 |
3.5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H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l0min后达到平衡,则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CO的平衡转化率=;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泡沫灭火剂包括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发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____________.若用等体积、等浓度(mol/L)的
代替
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