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来日本拜认了欧美为老师,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材料二: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月24日表示,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的事”。面对中国和韩国的抗议,安倍态度强硬。日本政府26日就此前公布的将明确把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及竹岛(韩国称独岛)称为“日本领土”的教科书审定结果,确定了将要求中韩两国冷静对应此事的方针。——摘自共同网
材料三:1月27日是一年一度的“大屠杀纪念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此发表谈话,宣称德国对纳粹罪行“永久担责”。 ——摘自人民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拜认了欧美为老师”的那次改革指的是什么?这是改革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是什么战争?面对这场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取胜的根本原因?
(3)历史上,一战后的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激化,通过哪次会议帝国主义重新确立了对亚太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4)由材料二、材料三可以看出,战后德日两国对战争态度存在什么不同?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3周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可谓波澜壮阔、壮丽辉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2分)
(3)新中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梦想是通过哪一措施得以实现的?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逐步走向富强的道路上,邓小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你说说1979年这位伟人为中国的富强提出了哪两个重大举措?(3分)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进的思想总是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14一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的发现”所指的历史事件对17—18世纪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作用?这两个发现所指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2)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请你说说这一次“巨变”的内涵。(1分)《新青年》高举着“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支火炬,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发起猛烈的冲击。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间有何内在联系?(1分)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请你说说这次会议在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怎样的历史新时期?(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它的影响下,欧美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千百年来,由于生产力低下而经常在饥寒交迫中受煎熬的人民,开始看到了苦难尽头的光明。同时,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工具所引起的巨大变革。对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到了19世纪,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第二,西洋已于18世纪中叶起开始用机械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与机械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要实现近代化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历史上使用机械生产创办近代企业的开端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和管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分别接见了达赖和班禅,确立了两位宗教领袖的册封制度,既肯定了达赖和班禅在藏传佛教中的宗教领袖地位,又明确了清朝廷和西藏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清朝还在藏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即派驻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179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应秉明驻藏大臣办理,进一步强化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创立“金奔巴瓶”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在驻藏大臣主持下完成继承仪式……使中央紧紧地把达赖和班禅继承权的选择掌握在手中……
材料三:1949年底,解放军就开始了进军西藏的准备工作,解放军的前哨部队到达了西康的甘孜。当时,解放军完全有力量采用军事行动解放西藏,但因为西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还存在着由于历史所造成的深刻的民族隔阂。为了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区派代表来京谈判,以期和平解放西藏……后来,西藏地方政府亲帝的反动头子大札摄政下台,1951年2月。十世达赖亲政。达赖亲政后,接受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5月23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图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藏族的联系?(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央人民政府采用和平方式解放西藏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藏得以和平解放的原因有哪些?(2分)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够得到什么感悟?(1分)
(1)请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地点和船队到达的最远地点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3分)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第一个亡国的欧洲国家
B.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地点
C.决定在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组织的会议召开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