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维新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下表(表中数据为1863—1912年的企业个数)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上海 |
广东 |
江苏 |
天津 |
江西 |
浙江 |
四川 |
山东 |
湖北 |
河北 |
46 |
101 |
30 |
2 |
5 |
10 |
5 |
3 |
3 |
10 |
山西 |
北京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
辽宁 |
内蒙 |
湖南 |
吉林 |
陕西 |
6 |
6 |
9 |
3 |
2 |
4 |
1 |
1 |
3 |
1 |
A. 投资规模大,资金多B.轻工业发达
C.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 | B.冶金采矿业 | C.机器制造业 | D.轻工纺织业 |
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时间 |
1842—1895年 (甲午战争前后) |
1895—1912年 (辛亥革命前) |
1912—1919年 (五四运动前夕) |
产业工人 |
约10万人 |
约60万人 |
约200万人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 |
B.国际货币的出现 |
C.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
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某历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
C.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
D.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