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时间 |
1842—1895年 (甲午战争前后) |
1895—1912年 (辛亥革命前) |
1912—1919年 (五四运动前夕) |
产业工人 |
约10万人 |
约60万人 |
约200万人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如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图标以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种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
A.篆书 | B.楷书 | C.草书 | D.行书 |
王夫之说: “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座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这说明王夫之认为( )
A.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 B.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 |
C.运动是绝对的 | D.静止是相对的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著,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 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