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反应mA(g)+nB(g) wC(g),测得在同一时间 内A每分钟减少0.15 mol·L- 1,B每分钟减少0.05 mol·L-1,C每分钟增加0.1 mol·L- 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n∶w=3∶1∶2 |
B.体积和温度不变时,若在前10s内A减少了x mol,则在前20s内减少小于2x mol |
C.体积和温度不变时,随反应进行压强逐渐下降,一段时间后压强保持恒定不变 |
D.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下图所示为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试验时先将浓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中。
则下列关于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下列用于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Al3++3OH-= Al(OH)3![]() |
B.纯碱溶液使酚酞变红:CO32-+2H2O⇌H2CO3+2OH- |
C.乙酸清除水垢后的化学反应原理:2H++CO32-= CO2![]() |
D.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2Fe3++ Fe=3Fe2+ |
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
表示。已知: 2
=3
,3
=2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2C | B.A+3B="2C" | C.3A+B="2C" | D.A+B=C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 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A.水解 | B.酯化 | C.加成 | D.氧化 |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中的铜片都作正极 |
B.甲乙装置中的溶液内的H+均在锌片上被氧化 |
C.甲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 |
D.甲装置中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乙装置中的铜片质量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