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世界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7日晚,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这是进攻冬宫的号角。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构成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同时,战争中为抗击共同敌人而开展的合作也促使苏联同美、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佳状态。
——以上二则材料均摘自《大国崛起》(唐晋主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革命事件爆发?此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遭到哪个法西斯国家的突然袭击?苏联战场上展开的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3)历史不容否认,历史也不容篡改。针对前一阶段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方已公开表明严正立场,同时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对此你有何感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呈什么走向?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面对危机,俄、美、日和中国都采取了应对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法令”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是俄国历史上什么事件?
(2)材料二表明林肯的态度,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南北双方的矛盾?
(3)据材料三日本为向西方学习,为解决民族危机做出了什么“反应”
(4)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的这场运动是什么运动?
(5)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智慧,启迪未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这些大国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有何启示?

“七一”前夕,某校计划以“风雨九十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成立篇】(1).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过光辉篇章。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什么会议?
【决策篇】(2)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名称。
【行动篇】(3)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4)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为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某小组同学找到以下材料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将1917到1921这五年笼统称作“五四时代”,并划为两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在第二十阶段,学生们便成为主力,发动对中国某些传统和守旧主艾的全面攻击。于是活动范围超出纯粹思想界以外。”
材料二: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粱启超
材料三: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彭明《五四运动在三次历史巨变中的地位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第一个阶段”指的是哪一史实?材料一“在第一个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他们的思想指的是何种思想?(1分)材料一中“五四时代”的两个阶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史实说明五四运动是如何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中五四运动是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一新提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请下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材料中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3)自救之路所指的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概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