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 B.中国最早的纸币 |
C.国家发行的债券 | D.兑换货币的凭证 |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②农业产量的提高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面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
这反映了当时
A.开始使用牛耕 | B.注重精耕细作 | C.曲辕犁的推广 | D.小农自给自足 |
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B.外交成就的突破 |
C.经济特区的设立 | 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
下图为1950—1984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导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 |
B.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
C.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 |
D.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苏联 |
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私人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因此,他提出“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这反映出毛泽东()
A.在经济恢复工作中,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
B.在所有制结构上,主张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C.在变革私有制上,主张采取强制措施 |
D.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