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 D.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
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日军死伤有60%是枪伤所致,而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70%。这一数据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苏军 | B.苏联军队作战实在浪费弹药 |
C.中国国力孱弱不如苏联发达 | D.德日热衷战争中国热爱和平 |
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 )
A.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
C.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了重大失误 |
1944年7月《新华日报》社论:“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据此可知( )
A.中国共产党要仿行美国政治模式 |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
C.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革命的根本目标一致 |
D.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是实现独立与民主 |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
起止时间 |
1915—1918 |
1919—1922 |
1923—1926 |
文章篇数 |
770 |
631 |
128 |
“革命” |
0.78% |
2.45% |
25.14% |
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土地革命的开展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③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④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