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
遗憾,也是一朵奇葩
①遗憾,词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太可惜”。无论人还是事,若留下遗憾,似乎都会存有残缺,让人叹息不已。
②很多的悲剧都在展现遗憾:荆轲身负重任剌奏王,偏偏选人不当刺杀失败,遗憾!屈原忠心耿耿爱君国,偏偏遇上昏庸的楚怀王,遗憾!历史上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在人生的行进过程中遗憾似乎常常如影相随。
③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怎样对待遗憾呢?毋庸置疑,我们应该正视遗憾。
④正视遗憾,首先是坦然接受遗憾。如果人生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那么我们不如坦然接受它,不抱怨,不气馁,把它化作人生中的另外一道风景。韩愈接受了“朝奏夕贬”的遗憾,写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绝句;柳宗元接受了贬谪永州闲置的遗憾,写出了不朽的“永州八记”……由此看来,遗憾,也是一朵奇葩;它,也能激发出生命的激情,让生命在逆境中焕发出新的精彩。
⑤正视遗憾,就要把遗憾作为人生的又一块磨砺石。遗憾,常常还不是轻描淡写的叹息,不是大可惋惜的摇头,遗憾可能是人生的一道坎,甚至是险象环生的断裂层。但是,只要正视遗憾,把遗憾作为又一块磨砺石,磨练毅力,砥砺意志,那么,人生在遗憾这块磨砺石上将奏出荡气回肠的高亢之音。不是吗?越王勾践亡国被俘,遗憾,但他砥砺沉潜,最终“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音乐家贝多芬,正值创作的盛年,然而双耳失聪,遗憾,但他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了如《命运交响曲》等许多不朽作品。当人们还在用滚滚热泪对他们的种种遗憾扼腕长叹表达出自己的遗憾时,他们已经把遗憾当作展现生命进取的长空,翱翔搏击其中,创下一个个奇迹。
⑥正视遗憾,就是把遗憾定格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追求理想的人难免受挫,从而留下遗憾。但是,如果能笑对遗憾,那么,遗憾将定格为一种经历,留下为后人赞叹的美。李白欲求仕,但终生仕途不顺、屡遭排遣,是遗憾,然而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欣然折服;王勃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是遗憾,然而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又让多少人怦然心动。所以,遗憾就是一种厚重的美,它正如一杯苦茶,虽然入口苦涩,却能于入咽时感受到它的香甜。
⑦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帮能有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会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所说:“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让我们一起来正视遗憾。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中心论点的?
阅读第②段,结合上下文,仿照划线句为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不得照抄原文中的事例)。
荆轲身负重任剌奏王,偏偏选人不当刺杀失败,遗憾!屈原忠心耿耿爱君国,偏偏遇上昏庸的楚怀王,遗憾! , , !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请赏析第⑥段中的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请分析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共12分)
那年冬天很冷,也许妈妈该有条围巾。凯微每次看见妈妈使劲想把脖子缩进大衣里的时候,心里总是这么想。那天,当凯微和妈妈赶集路过那家商店的时候,凯微的眼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那是多么漂亮的围巾啊,看上去柔和,舒适,天蓝色的,还有漂亮的小花。它被当作样品挂在小铺里,吸引着过往的行人。凯微想那一定是这个小镇最美丽的围巾,并且它也一定会很暖和。
凯微发现妈妈的眼睛里有种异样的光芒。妈妈肯定需要它,它是为妈妈而编织的。
“妈妈,买下它吧!它一定很暖和。”
“不,宝贝。我们没有多余的钱。”
回家的路上,凯微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妈妈说话,心里一直在盘算,圣诞还有一个月就到了,要是能挣钱买到那条围巾送给妈妈多好啊!可她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那条心爱的项链。
第二天,凯微再次来到那家店铺,她迫不及待地搜索着那条围巾。店主问:“你想要吗?这是最后一条了。”
“是的,它很漂亮。我想妈妈一定会喜欢的,她需要它。但是,我现在没有足够的钱。”她解下项链,放在店主手中,“这个先给您,等我下次再带些别的东西来,您能先为我保留着吗?圣诞节前我一定会存够钱的,求您了。”
看着她,店主感到惊讶:“孩子,你几岁了?”
“十岁。”
“孩子,放心。我会为你保留这条围巾的。”
凯微走出小店的时候感觉兴奋极了,她仿佛看到了妈妈围上那条围巾的样子。她为自己感到骄傲。那是她送给妈妈的第一件圣诞礼物,并且是用自己的钱买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凯微非常忙碌,也非常兴奋。她常常背着妈妈忙活一些别的事情。
离圣诞节越来越近了,凯微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又来到那家小店,她递给店主一只装有野蜂蜜的小罐子。她的心突然跳得非常厉害。她没说是如何弄到这些蜂蜜的,也没露出那双被野蜜蜂蜇得伤痕累累的胳膊,她只是骄傲又带着一丝怯意地对店主说:“到今天我只挣了这么多,够了吗?要不,我下次再带些别的来,可以吗?”
可那天店主似乎很忙,老顾不上和她说话,只顾着与站在旁边的陌生人小声地嘀咕着什么。到最后他才转过身来,对她说:“实在很抱歉,孩子,这位先生已经把那条蓝围巾给买下了。”
她心爱的蓝围巾,被那个陌生人买走了?她感到委屈和愤怒。可她没有哭,只是冷冷得看着那个陌生人夹着包裹走出门,然后她转过头狠狠地瞪了店主一眼,走了出去。
在大街上,她茫然地往回走,也不知道多久才回到家,连妈妈跟她打招呼都没有看到。
“宝贝,怎么了?妈妈跟你讲话呢?你不高兴吗?”
“啊!”凯微这才回过神来,可是看到妈妈不禁吓了一跳,那条缀着小花的蓝色围巾正围在妈妈的脖子上。
“妈妈,这条围巾……”
“怎么样?漂亮吗?刚才有个陌生人送来的,说是你买给我的圣诞礼物,他帮忙送来的。这儿还有一封信。宝贝,你从哪儿弄的钱?”
凯微顾不上回答,迫不及待地撕开了信:“你有一颗如此纯洁和善良的心,你是个好孩子,这是你送给妈妈的圣诞礼物,也是我送给你的圣诞礼物……”这篇文章围绕“圣诞礼物”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的内容
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4分)
(1)“她递给店主一只装有野蜂蜜的小罐子。她的心突然跳得很厉害。”划线的部分表现了凯微怎样的心情?
(2)“这是你给妈妈的圣诞礼物,也是我给你的圣诞礼物……”这句话中蕰涵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文章中有“只顾着与站在旁边的陌生人小声地嘀咕着什么”的细节,他们在“小声嘀咕”什么呢?把你的猜测写在下面。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这篇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问题。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监狱”“钥匙”各指什么?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小弗郎士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怎样理解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都写的是“法兰西”“阿尔萨斯”?
怎样理解文中的“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
“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
⑴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长寿素”——负氧离子。
⑵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颗粒。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空气带电现象。空气之所以带电,就是因为其中含有负氧离子。那么负氧离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大气中时常发生高压放电现象——闪电,就在闪电发生的瞬间,其周围的空气即被电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负氧离子。
⑶研究表明,树木、花卉释放出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此外,喷泉本身就是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甚至海里的浪花、喷花的淋浴头也都会产生负氧离子。这就是原野、海边、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格外多的原因。
⑷负氧离子在空气中不会无限增多,也不会长期停留,而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据测定,北京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行人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负氧离子惧怕灰尘、细菌、病毒,一旦碰到这些小的颗粒,就会发生电荷的传递,致使灰尘和细菌的颗粒变大,当空气托不住它们时便降至地面。这就是负氧离子多的地方有毒颗粒少、空气格外清新的原因。
⑸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不仅能使空气清新,还可以灭菌、除尘、治病。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消除疲劳,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称负氧离子为“空气长寿素”。
⑹据最新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报道,世界上三个有名的“长寿村”——巴基斯坦东部的芬扎、厄瓜多尔南部的毕路卡其巴以及前苏联高加索的一个村庄,仅百岁以上的寿星就有数百人。这三个长寿村皆是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负氧离子浓度很高。
⑺懂得了负氧离子的有关知识,我们就要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到郊外、海边去放松放松,这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从、消亡、三个方面介绍负氧离子的知识。
第⑶段中加点的“研究表明”能否去掉,为什么?
第⑹段举三个“长寿村”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什么?
要增加我们校园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可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两项即可)
阅读《奇遇》,完成后面小题。(共12分)
奇遇
⑴老王洗澡从来不买搓背票,就只掏5元钱,尽情地泡,泡一阵躺一阵,泡透了自己搓洗,然后就坐在池子边上自己修脚。修脚的工具也是没花一分钱,修脚刀是用废钢锯条磨的,搓具刮具等也全是自制的,那双脚让他修得有点惨不忍睹。
⑵这天,老王泡透洗完后又坐在角落给自己修脚时,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凑过来,笑眯眯地看他的脚,看了一阵说:“大爷,您这脚不能这么修了,我帮您修。”老王慢慢抬起老眼,瞅着小伙子,幽幽地说:“刚来的吧?”小伙子不明白话意,发愣,旁边几个老洗客大笑起来,也都把小伙子当成刚来做修脚生意的了,有人说:“小师傅,你要是能做成他的生意,我白给你100元!”
⑶小伙子很腼腆,红了脸,走了。
⑷老王自己修完脚,跛着脚出澡堂,回家。开门进屋,在关门时吓了一跳:那小伙子竟跟着他,看着他笑,“大爷,我想给你修修脚。”
⑸老王好气又好笑,这小伙子把生意做到这份上也够可怜的,叹了口气说:“我明给你说吧,我从来不做好事,你再难,也别想从我这里挣到一分钱!”小伙子笑了:“大爷,我不要钱。”
⑹老王想了想,就让小伙子进了门,决定让小伙子见识一下他老王的厉害。他坐下,看着小伙子不再说话。小伙子很高兴,问着忙着,弄好一盆热水,又兑了些随身带着的药水,泡着揉着,然后擦干,坐下,将脚放在他的腿面上,拿出一套专业修脚的工具,很老练地修了起来。
⑺小伙子真是修脚高手,话语温柔,说这脚早就该好好修修了,修脚也要讲究程序和手法,病脚不能乱修的……老王不吭声,心里在说:“你修得再好、再会感动人,我也不会给你钱,反正我提醒过你!”
⑻小伙子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老王这双脚正规地修了一遍,收好工具就走,交代老王说:“大爷,您这脚一次是修不好的,我会再来,您千万别再自己修。”老王笑了,“你是说下次再给你钱?”小伙子笑说:“我说过了不要钱,大爷您放心好了。”说着就走了。
⑼老王冷笑自语:“你小子啥时要钱我啥时让你还我原来的脚!看谁耗过谁!”
⑽第二天,老王在晚报上看到一张照片,正是那小伙子,再看事迹报道,原来他是一家美容院的修脚工,8年前就开始为老人免费修脚……
⑾老王纳闷了,小伙子为啥要免费为老人修脚?他这一生上当受骗太多,早就不相信有什么好人了,怎么碰上这么大个意外?
⑿过了几天,小伙子果然又来为老王修脚了。修的过程中,老王问:“孩子,你这是为啥?”小伙子将老王的脚抱在怀里,说出一个故事:十年前,他是一个要饭的孤儿,有一天被几个小偷围打,几个拉板车的老人救了他,还凑了60元钱给他,让他学好……后来他在澡堂学会了修脚,再后来去了一家美容院……他一直在店外免费给老人修脚,他相信一直修下去,一定会修到那几个拉板车的爷爷的脚。
……
⒀第二天,老王做了一件让许多人都吃惊的事。第三天,老王再去那澡堂泡澡时,熟人们围着他笑闹起来,问他太阳为啥从西边出来了?他啥也不说,一时也难说清楚。
⒁原来,老王为灾区捐了3000元钱,被列在社区红榜上了。十年前,他只是和几个脚力老友一起帮了一个孩子,这孩子从此就做好人来报答好人。看来,做人处事,老把人往坏处想就不如把事往好处做,好人好事好世道都是有因有果的。本文记叙了小伙子为老王修脚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
项目次数 |
小伙子的行为 |
老王的表现 |
第一次 |
主动要求给老王修脚 |
① |
第二次 |
② |
③ |
第三次 |
解释为老人修脚原因 |
④ |
文章第⑻段划线句子中“老王”和“小伙子”在告别时都“笑”了,请结合上下文内容, 理解两个“笑”的含义。
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小伙子”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阅读回答问题。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1)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2)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3)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地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池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4)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5)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特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口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6)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选文(2)(3)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选出最适合作选文(5)段道理论据的一项()。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沦语》) |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选文的观点,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