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右下图,回答下列小题。X1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社会因素 |
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 |
B.美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
C.我国X2年龄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南部地区迁往北部地区 |
D.我国X1年龄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 |
读合肥市热岛示意图,完成小题。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小题。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霜期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 B.降水 |
C.地形 | D.植被 |
有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气温日较差小 | B.地面辐射强 |
C.风力强劲 | D.大气逆辐射强 |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结合下面实验完成小题。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 B.12℃ | C.10℃ | D.8℃ |
高原地区温度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完成下面小题。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
A.40米<H<41米 | B.49米<H<50米 |
C.59米<H<60米 | D.60米<H<61米 |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 B.东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下图为一典型褶皱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
图示山岭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
C.沿槽部裂隙而成的向斜山 |
D.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