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尊重历史才有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材料三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四2013年12 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感。
--新华社
(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这些"遇难者"的什么身份最能说明这一点?
(3)材料三中"那场登陆战"有何重大意义?
(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
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尝试与努力。建立法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依据四幅图片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请回答:
(1)图一法典是用什么文字刻写的?(1分)该法典有何历史价值?(2分)
(2)依据图2请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起什么形式的政治制度?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2分)
(3)依据图3美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制定了什么文献来巩固新生的政权?(2分)
(4)依据图4请写出法国大革命中,为了反对专制与独裁追求民主与法制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其中哪些思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2分)
(5)以上四幅图片体现了这些国家怎样的治国理念?(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认为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
材料二:北宋陈栖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盖造尔,非创也。”
材料三:《汉代造纸示意图》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请阐述原因?
(2)“旧亦有之”,你认为“旧”应该指何时?
(3)请你认真研究下《汉代造纸示意图》,简单介绍一下汉代人是如何造纸的?

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为什么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之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的名称是什么?主要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