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 · ”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ⅥA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
B.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 |
C.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 |
B.常温常压下,1 mol HD含有中子总数为2NA |
C.常温常压下, 32 g 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D.100 mL 1 mol·L-1 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为0.1 NA |
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 B.1∶1 | C.1∶2 | D.1∶4 |
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2X(?)+Y(?)aZ(g)。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
B.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
C.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不相同 |
D.平衡时Ⅰ容器的体积小于V L |
一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当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 | B.平衡向右移动 |
C.B的转化率升高 | D.A的物质的量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