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Ⅰ2 |
C |
左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右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
氧化性:Cl2>Br2>S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非金属性:S>C>Si |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7的溶液中:Na+、Cl-、Ba2、Fe3+ |
B.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
C.碳酸氢钠溶液中:K+、ClO-、Cl-、OH- |
D.由水电离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Al3+、K+、NO3—、SO42— |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①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氧化性强②常温下氯气是气态而硫是固态③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④HCl比H2S稳定⑤H2S能被Cl2氧化成硫⑥HClO4酸性比H2SO4强⑦氯气与氢气化合比硫与氢气化合要容易进行⑧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B.①④⑤⑥⑦ |
C.④⑤⑥⑦⑧ | D.③④⑤⑦⑧ |
在化学学习中使用数轴的表示方法可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与分散系种类的关系:![]() |
B.常温下溶液的pH其酸碱性的关系:![]() |
C.硫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
D.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 ![]() |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如铜屑与稀硝酸 |
B.装置②中,白色沉淀为BaSO3 |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 |
D.装置④能用于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
下列说法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产物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
A.①②③④⑤⑥ | B.只有①②④⑤ | C.只有③④⑤⑥ | D.只有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