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
|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
|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
|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
俗话说,“家有芳邻满园春”,“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中国外交成就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
|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 C.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
2012年3月4日,中国提出了政治解决当前叙利亚问题的“六点主张”。此前,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史无前例地先后两次动用否决权。中国积极参与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表明
①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②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③我国奉行友好结盟政策④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形成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双方作为其他国际条约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上述两则材料表明中国外交始终
| A.坚持全方位策略 | B.注重意识形态 |
| C.注重求同存异 | D.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据《周恩来年谱》载:“本日(1971年4月7 日),根据毛泽东作出的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决定,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对外宣布正式邀请美国队访华。”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 A.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
|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
| C.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新的严重威胁 |
| 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 |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国的建交状况分别在1949年、l972年、l992年形成了三次高潮。下列史实属于三次建交高潮成因的是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
|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签订 |
|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加入W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