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梦回汉唐】

⑴上图反映的历史概念是什么
⑵写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史实。
【近代梦碎】明清鼎盛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强国。但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的列强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⑶因清政府实行的什么对外政策,造成“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

⑷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的名称。
【艰难追梦】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艰难探索,但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了。
⑸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引领中国从黑暗的封建社会跨入了近代化曙光的门坎。请简要说明。

【梦现今朝】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经过28年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又经过28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终于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当前,国强民富、祖国美丽、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初露端倪。
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是以什么时间的什么事件为标志?
【梦想感悟】
⑺某校举办“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谈谈“我的中国梦,我的强国心”。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材料二 2014年1月22日,《世界邮报》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这样的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种国际关系的“铁律”,在近现代迅速崛起的德国、日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谋求霸权,德国、日本崛起后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说:“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①举两例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充分体现了中国不追求霸权的坚定立场?
③概述我国自古以来对外交往奉行的核心思想理念。
(3)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该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请你提几点良策?

(贵州黔南州卷)(共10 分)晚清时期,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贵州籍名臣名宦不断崛起。丁宝桢(1820—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 织金)人。丁宝桢生活在中国历史发生大变局的时代,面对外面“船坚炮利”的现实,他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形势,痛斥“墨守纲常”的人。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精求武备”“仿照外洋枪炮之巧如法制造”,这样才能“弃我之短,夺彼之长”。他先后创办了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山东、四川机器局的创办,成为两省近代工业的开端。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丁宝桢是当时清政府中的什么政治派别?
(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丁宝桢的思想应是什么?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丁宝桢等人作了怎样的努力?
(3)对晚清时期的这一政治派别所开展的自救运动应如何评价?

(8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 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总之,所以稳定。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2 分)
(2)材料二中朱元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2 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4 分)

(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根据材料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材料二 2014年1月22日,《世界邮报》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这样的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种国际关系的“铁律”,在近现代迅速崛起的德国、日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谋求霸权,德国、日本崛起后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说:“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①举两例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充分体现了中国不追求霸权的坚定立场?
③概述我国自古以来对外交往奉行的核心思想理念。
(3)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该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请你提几点良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